栗林霜下熟,归摘禦穷冬。带月涉溪水,过山闻寺钟。
未嫌云衲湿,已喜野人逢。且莫似杯渡,沧波无去踪。
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其二。宋代。梅尧臣。 栗林霜下熟,归摘禦穷冬。带月涉溪水,过山闻寺钟。未嫌云衲湿,已喜野人逢。且莫似杯渡,沧波无去踪。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 ...
梅尧臣。 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奉家兄里门来书二首 其一。清代。金应澍。 字字披肝意倍亲,开缄尚喜墨痕新。深规后辈谋偏远,勉绍先型志好伸。千古功名犹易得,一家孝友最难真。渭阳忽忆平津馆,宅相还欣有替人。
答王司理霖佐高州见寄。。欧大任。 高梁鞭弭未能胜,台上行春不共登。白雪风流知郢下,青云车骑忆平陵。声闻岂但西皋鹤,搏起还看北海鹏。君自长安难久客,封书回雁且先凭。
题樊川杜相公别业。唐代。钱起。 数亩园林好,人知贤相家。结茅书阁俭,带水槿篱斜。古树生春藓,新荷卷落花。圣恩加玉铉,安得卧青霞。
金刚随机无尽颂·如法受持分第十三。宋代。释印肃。 庾岭问南能,踏碓到三更。谁知憨俗汉,绍祖列传灯。
自题画梅。。金鉴才。 野梅如雪缀寒条,梦断孤山月已凋。锦色千重应物累,春愁一点许君消。贪泉穿石真迷眼,细柳经风竟折腰。不觉只今林下客,青毡自拥话前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