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西有祠临水涘,翠松列植路如砥。
问之耆老此为谁,唐大历中吴刺史。
刺史为民开陂湖,故迹犹传堰九里。
年很小鼓报丰穰,决渠为雨润泽美。
遗爱有桥名怀恩,姓名不载太史氏。
昔汉吴公治第一,列传寂寂名无纪。
刺史岂其苗裔欤,明州政亦河南比。
堂上大书荆公诗,兰菊春秋百世祀。
地志只称王长官,有功于民盖一揆。
吾闻是邦多贤守,裴王碑字颜与李。
惟侯盛德著人心,彼石可焚祠弗圯。
广德湖为鸿隙陂,召棠栾社谁敢毁。
秔稌充羡侯之赐,庙食辰存如此水。
吴刺史庙。宋代。王应麟。 城西有祠临水涘,翠松列植路如砥。问之耆老此为谁,唐大历中吴刺史。刺史为民开陂湖,故迹犹传堰九里。年很小鼓报丰穰,决渠为雨润泽美。遗爱有桥名怀恩,姓名不载太史氏。昔汉吴公治第一,列传寂寂名无纪。刺史岂其苗裔欤,明州政亦河南比。堂上大书荆公诗,兰菊春秋百世祀。地志只称王长官,有功于民盖一揆。吾闻是邦多贤守,裴王碑字颜与李。惟侯盛德著人心,彼石可焚祠弗圯。广德湖为鸿隙陂,召棠栾社谁敢毁。秔稌充羡侯之赐,庙食辰存如此水。
王应麟(1223—1296),南宋官员、经史学者。字伯厚,号深宁居士,又号厚斋。庆元府鄞县(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)人。理宗淳祐元年进士,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。历官太常寺主簿、通判台州,召为秘节监、权中书舍人,知徽州、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。其为人正直敢言,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、贾似道而遭罢斥,后辞官回乡,专意著述二十年。为学宗朱熹,涉猎经史百家、天文地理,熟悉掌故制度,长于考证。一生著述颇富,计有二十余种、六百多卷,相传《三字经》为其所著。 ...
王应麟。 王应麟(1223—1296),南宋官员、经史学者。字伯厚,号深宁居士,又号厚斋。庆元府鄞县(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)人。理宗淳祐元年进士,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。历官太常寺主簿、通判台州,召为秘节监、权中书舍人,知徽州、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。其为人正直敢言,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、贾似道而遭罢斥,后辞官回乡,专意著述二十年。为学宗朱熹,涉猎经史百家、天文地理,熟悉掌故制度,长于考证。一生著述颇富,计有二十余种、六百多卷,相传《三字经》为其所著。
次韵同院晚春 其一。宋代。李正民。 病思愁肠叵奈何,新诗无复苦磋磨。欣闻郢客阳春曲,罢唱吴侬小海歌。幽径雨馀芳草绿,小园风静落花多。融樽正好酬佳景,休叹朋簪不我过。
水调歌头 姑苏台。宋代。张镃。 孤棹溯霜月,还过阖庐城。系船杨柳,桥畔吹袖晚寒轻。百尺层台重上,万事红尘一梦,回首几周星。风调信衰减,亲旧总凋零。认群峰,寻四塔,半烟横。平生感慨,况逢佳处辄销凝。休说当时雕辇,不见后来游鹿,斜照水空明。猛把画栏拍,飞燕两三声。
次韵玉汝谢橘。明代。王鏊。 洞庭自是君家果,霜落晴洲色渐深。收子未储千颗玉,封侯宁抵万株金。不移淮北生生意,相馈燕南岁岁心。莫怪野人芹自美,江陵千树不同林。
集古八绝 其四 晚步云溪上。明代。程敏政。 山屐经过满径踪,閒来无事不从容。白沙翠竹江村路,云碓无人水自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