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来雁渚。弄艳冶、又入垂杨如许。困舞瘦腰,啼湿宫黄池塘雨。碧沿苍藓云根路。尚追想、凌波微步。小楼重上,凭谁为唱,旧时金缕。
凝伫。烟萝翠竹,欠罗袖、为倚天寒日暮。强醉梅边,招得花奴来尊俎。东风须惹春云住。□莫把、飞琼吹去。便教移取熏笼,夜温绣户。
绛都春·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屡矣感昔伤今益不堪怀乃复作此解。宋代。吴文英。 春来雁渚。弄艳冶、又入垂杨如许。困舞瘦腰,啼湿宫黄池塘雨。碧沿苍藓云根路。尚追想、凌波微步。小楼重上,凭谁为唱,旧时金缕。凝伫。烟萝翠竹,欠罗袖、为倚天寒日暮。强醉梅边,招得花奴来尊俎。东风须惹春云住。□莫把、飞琼吹去。便教移取熏笼,夜温绣户。
《绛都春》,《梦窗词集》入“仙吕调”。双调,一百字,上下片各六仄韵。第二句第一字是领格,宜用去声字。此调《梦窗词集》共收六首,但因句逗上下片都不尽相同。所以各词句数有些差异。大致可分为,上下各九句,一格;上片十句,下片九句一格;上下片各十句一格共三个格。一般以上片十句,下片九句的为正格。
“清华池馆”,即梦窗友郭希道在苏州的园林,内多佳景,词人曾“赋咏屡矣”。
“春来”六句,述园中景。“雁渚”,系园中水洲名,“云根路”,指园中小丘。此言春天来临,郭家园林内的“雁渚”,又将成为一处游玩的胜景。我在园中一路玩赏,见鲜花缤纷,数株垂柳在春阳下懒洋洋地摆动“瘦腰”飘舞。一忽儿毛毛雨又沾湿了池旁的迎春花丛,池塘中也泛起了一片涟漪。园中的小山丘上,松柏苍郁,树下小径苔藓青翠,曲径通幽,令人联想起或许会有一位凌波仙子在此散步。“凌波微步”,暗指郭家内眷。“小楼”三句,园中忆旧。言己重新登上园中的一座小楼抚今追昔,感叹还有哪一位娇娘能再为我重唱那首《金缕曲》呢?上片游园,“感昔伤今”。
“凝伫”五句,追忆园中四时之景。词人“往来清华池馆六年”,所以对园中四时之景印象深刻。因此,在他的追忆下,园中诸景,一一浮现眼前:夏天园中“烟萝翠竹”,一派黯绿;秋日“天寒日暮”,罗袖迎风;冬季逞强拼酒,醉倚梅丛;春阳万花作奴,醉梦侑酒。所以词人对此也“赋咏屡矣”。“东风”两句,向主人进言。旧时称主人为“东翁”,所以这里的“东风”应作主人郭清华;“琼”,即骰子,古时的赌具。此言主人家应将园中快乐的生活象万花似锦的春天,风云变幻的春云般保持下去,也不要将遣兴娱乐用的骰子轻易地撤去,扫客人的逸兴。“便教移取”两句,夜宿寻梦。此言词人想要在“小楼”之中重温旧梦,所以请人搬来熏笼,将住宿处薰得温暖如春,以便自己睡在那里可以获得美梦。下片重在追忆。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 ...
吴文英。 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
重题多景楼。宋代。郑思肖。 无力可为用,登楼欲断魂。望西忧逆贼,指北说中原。粮运供淮饷,军行戍汉屯。何年遂所志,一统正乾坤。
鹧鸪天 题绮尘云想山庄诗词集。近现代。刘永济。 剩水残山思不禁,小屏欹枕费沉吟。才秾合作云裳想,粉褪难温梦蝶心。白地锦,紫光金,何缘寥落到如今。遥知淅淅巴山雨,未抵泠泠楚客琴。
知府黄龙图。宋代。刘弇。 由来昭武胜天台,淑气俄钟命世材。天上月华方摄兔,人间春色已先梅。长庚梦白真无敌,嵩岳生申世有开。直恐龙陂清澈底,照人都入骨毛来。
新作殊亭。宋代。薛季宣。 虎将夏中时,旋复怡亭址。茅茨覆采椽,朴拙亦可喜。建斗五移杓,殊亭更释子。规摹虽少华,不陋复不侈。元碑碎俗令,遗集裒空纸。纵步此山椒,金声犹属耳。旧亭苦弗称,新亭直殊美。书文两奇绝,踪迹存布指。古人久不见,今人尚殊此。能知古今意,元始本无始。
次韵龚谏议辅之同游灵岩寺。。刘摰。 琳宫仙老鬓虽霜,不厌山头石径长。杖履更为他日约,姓名聊记旧碑旁。
吕居仁惠建昌纸被。宋代。刘子翚。 寒声晚移林,残腊无几日。高人拥楮眠,脔卷意自适。素风含混沌,春煦回呼吸。余温偶见分,来自芝兰室。乍舒魄流辉,忽卷潮无迹。未能澡余心,愧此一衾白。尝闻旴江藤,苍崖走虬屈。斩之霜露秋,沤以沧浪色。粉身从澼絖,蜕骨齐丽密。乃知莹然姿,故自惭陶出。治物犹贵精,治心岂宜逸。平生感交游,耳剽非无得。精神随事分,内省殊未力。寸阴捐已多,老矣将何及。自从得此衾,梦觉常惕惕。清如夷齐邻,粹若渊骞觌。独警发铿鍧,邪思戢毫忽。勿谓绝知闻,虚闱百灵集。鼎鬴或存戒,韦弦亦规失。则知君子所,惠以励蒙塞。